close

 

 IMG_2695.JPG

從東甲回家的那天,在KLCC逗留了一陣,書展的人潮即使不是形成擁擠的畫面,但是可以感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搭上捷運來到這裡了。
回家三個星期,其實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覺。到緬甸後的18天,其實一直沒有很充裕的睡眠。凌晨4點多鐘的醒來,望著門簾,營隊的緊湊行程
也許就是一種和時間賽跑的方式。很早起床,每次開完檢討會已經是9點多鐘了。其實沒有失眠,而是生理時鐘在適應。

IMG_2758.JPG  IMG_2753.JPG

從書展繞了一圈出來。甚麼也沒有買上,倒是花了點時間翻完了佐恩的新書,寫著叛逆與被抹殺的童年故事。
回家,去了一趟外祖父家。在霹靂州冷甲水閘新村。確實是一個冷得不大眾化的小新村。

IMG_2703.JPG  IMG_2709.JPG

 記得小時候常聽母親說過去這裡的雷公特別兇猛。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很多被雷擊斃。後來村子裡建了觀音廟,情況明顯改變。如果說不信邪,民間的傳說
 或許有時真的那麼巧合能以另人信服。村子入口的那條馬路旁是廣闊的田埂。出國以前我曾回到外公家,這一次是闊別兩年。小時候每到外公家,表哥都會
扮小丑逗我們開心。然而事過境遷,更他們碰面的機會是少得可憐。這些回憶就像從腦袋裡取出帶子再倒帶,看完了再收藏起來。
頻頻回顧得當下,其實有時只是一種自我的安慰。從過去的搭車,到現在可以自己開車,穿越雪霹邊界的大橋時,其實很多的記憶就回來了。
那是我跟河岸另塊土地的連結。

   學校假期開始,我就往南走,再次去到東甲這個地方。
   事逢小妹快考駕照了,大家都為她緊張。有時回家,最覺得榮幸的是,還記得如何開車。我想開車這技術,和學會游泳一樣,即使很多年沒下水,其實還是知道如何
游泳。我在東甲這地方,開著二姐的車東跑西跑,幫小妹辦事,去了第二次,算是了解這地方的街道構造。我記得今年寒假回去時,因為事逢某假期結束,而我買不到北上的
車票,只好選擇搭地方巴士到馬六甲,再轉車回吉隆坡。我知道那種新的經驗比定會在我生命中留下甚麼。也許他就是無形的。東甲附近有座著名的山----金山。在高樓遠眺這座山,其實是很愉悅的。周邊沒有其他的阻礙物,一望無際,似乎也代表中央山脈連綿到南部,就快接近尾聲。

IMG_2740.JPG IMG_2744.JPG

 

     這次暑假回家,其實身心是疲憊的。
     覺得自己真的沒有多少精力南上北下。也許這些日子以來,睡眠一直不充足。窩在家裡的時間,當然是長的。或許說,我更想花一段時間,只告知家人和幾個相熟的朋友自己
回來的事,然後,與世隔絕般的,回來過暑假。其實,是想好好放鬆休息。不想有太多的聒噪和聲音。可是,這一趟回去,睡眠也沒有多充足,身心的放鬆仍未達到,那種動力逐漸減退,但是在家的日子,至少能夠悠閒的做自己的事。

     回到台北以後,9月,天氣卻反而不那麼炎熱了。
     搬遷寢室變成是種讓自己改變環境和心情的方式。換間寢室、換個樓層、再換個位子......不是心情大好,而是重新整理。
     過去的那段時間裡,我跟自己說,9月開學後就是新的開始。也是。至少不像三月春天的冷漠與艱難。
     我相信時間會帶走一些事。

     當大二升大三時,與過去學院唸書的講師聯繫。她告訴我班上將有第二位同學要離開教職了。我知道自己是第一個離開的那一位。我了解老師的
痛心,但是,我更知道的是,若我今天還是繼續留在那個崗位上的話,我只不過還是一個無知且不斷在掙扎的老師。沒有進步,沒有刺激......然後我繼續每天早上6點起床,
6點40分開車,7點20分抵達學校。晨讀、周會、處理學生的事情......沒課的話在辦公室裡批閱簿子,聽身邊的老師談兒女、談女傭、談公婆、談家人、談購物......
下午回到家,累得快垮掉,甚麼也不想做,只有看報紙、看戲、下廚......其他知識性的東西,是離我越來越遠的。因為,根本沒有精神深入咀嚼。
    兩年,大學兩年,也許就在頻頻回顧中終於懂了。
   我知道當下多為自己補充知識、補充能力、向別人學習之外,把自己變得像海綿,能屈能伸。
   從過去自己自修STPM得經過,到進入大學的經過,也許有時候很多事是不見得和我意的,但至少,我正學習去轉換那種心情。
   昨天朋友撥電過來,問我如何在兩個國家中適應。我想了想,並沒有即刻回答她。也只是笑笑。
   如果你問我,來台留學兩年,最大的收穫是甚麼,我想,我並不能很直接的告訴你我的收穫。
   也許我會慢慢的從身心靈來談﹐再談學習、視角等。
  
   若談最大的改變,我想是自己變得不太執著於某些事吧。我曾經說不想把自己侷限在一個框框裡,所以未來即使不從事教育,還是可以嘗試行政。
   即使今天沒念成中文系,我突然也不覺得遺憾了。這世界的知識何其多,是過去我的眼光太狹窄,沒有看到這以外,其實還有更多的知識領域是自己未
接觸的。當封閉的視角霎時被打開時,其實自己的接納度也將增強。留學生涯給我的刺激與衝擊依然是相當的。我很努力的保有在這裡的回憶。也學著如何更有系統
的保存。我記得當初自己要出國的目的。如果不從外面走一趟回來,我將也不知道自己對事情的看法能提升到甚麼地步,我將也看不見自己對事物的視角能拓寬到多少度。
因為生命無常,有機會把腳步往外移,像走出洞穴一樣,其實是幸福的事。

   飛回台北的行程上,我突然覺得,即使這是兩個不同的國家,其實,我正學著用另種角度來看待,這兩個國家的國界,也許正慢慢在我的心靈地圖上消失。有一天,我或許
將把它變成是合而為一的地方。也許只要國界消失時,我依然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在地圖上遊走。不因為有距離,而依依不捨。|

 走著走著,眼前是砂石路還是柏油路,還是黃泥路,又或者是水路,我想,每種樣態都有其可跨越的方式,只要不懼怕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iufang 的頭像
    qiufang

    走在千里之外......

    qiu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